• 国内一流顾问团队
  • 青岛融合教育发展中心形象大使
  • 青岛市残联定点机构 青岛市儿童发育行为康复中心
  • 青岛融合教育自闭症康复训练中心
青岛融合教育发展中心 > 儿童成长 > 儿童表现 >

难安坐

2020-08-26 15:58:17 来源:青岛融合教育发展中心

  孩子三岁了,在没有强化物吸引的情况下很难安坐,怎么办呢?

  用强化物,说明孩子这个还是不能独立。

  要想没有强化物,就让孩子安静地坐好,就要开始强化的频率要降低,比如说:孩子可以坐一分钟,过一会儿再给他强化。如果孩子可以坐两分钟,过一会儿再给他强化,那么这样的话,延后一直延到十分钟,那基本上孩子就可以了。

  也得循序渐进的,开头他们这么小的孩子,安静行为做不好是很正常的,普通孩子也是一样的,我们可以让他自己去控制自己,孩子好好地坐好,就可以给孩子强化,那么这样的话是多次做,才会可以安静行为做好。

  没有强化物,就想让孩子安静地坐好,就是我们提到的一个间歇强化,或者说一个等待时间拉长也是一样的。

 

  还发现一个问题,现在孩子他在教室里面,环境下面,他能安静地坐好,然后家长反映他在家里就安静的坐不好,那么这个有可能给孩子他的理解是,我这个时候在上课就要坐好,在家里我没有上课,我就不坐好,可能这也有关系,那么,如果说你想孩子安静地坐好,除了在老师的教室,在家也要给他塑造一个这种环境。那么就是说,叫你安静地坐好,都能坐好,马上给他强化,家长经常反映的一个问题,在机构坐的很好呀,为什么在家里坐不好呢?孩子有可能他的理解就是,我应该上课我就应该坐好,而我在家里就是随便或者说不坐好。

  这种情况:

  第一,用指令让孩子懂得安静坐好,在那不动;

  第二,进行泛化,比如说,除了让孩子在教室坐好,在家里在任何环境都要去坐好;

  提到两个问题:一是环境的问题

 

  二是泛化的问题。

[上一篇:不看人 ] [下一篇:身体不协调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