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国内一流顾问团队
  • 青岛融合教育发展中心形象大使
  • 青岛市残联定点机构 青岛市儿童发育行为康复中心
  • 青岛融合教育自闭症康复训练中心

主页

青岛融合教育发展中心 > 个案故事 >

【案例】安坐、发音……3岁了,小“喜宝”从这里开始起步

2021-01-07 17:02:55 来源:青岛融合教育发展中心

课堂云观摩  星宝在成长

 
来到青岛融合教育发展中心的星宝们,在特教老师们的呵护下,接受了系统的科学的康复训练,成长看得见,星宝们在一点点发光,每一点一滴的进步,都会令老师和家长们欣喜不已。
 
为了更好地促进特教工作,加强学术交流,不断探索特教新方法,使更多孤独症儿童获得更好的康复,我们精选了一些典型案例,分享教育经验,感受成长快乐……
 
学生资料:
喜宝,3岁。身体健康,但认知能力较差,语言发育迟缓,只会叫爸爸。不能离开爸爸妈妈,流口水。受挫能力低,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会大哭大闹。
 
个训课表现
无安坐能力,妈妈必须在教室内,课间不能看见爸爸,一旦看见爸爸就会跑去找爸爸,无法上课。上课期间一旦学习的内容出错除了哭闹,有时会有攻击行为,用手打老师。不愿意开口说话。
 
行为成因分析
在家中父亲会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,所以孩子对爸爸的依赖性更多。父母对孩子的保护过度,一旦看不见父母,孩子就会十分没有安全感,分离焦虑比较严重。喜宝并不懂以适当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不满,会用不正确的方式来宣泄自己不愉快的感觉。不愿意开口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语言的乐趣和重要性。
 
教学方法及策略
 
一、[妈妈就在我身边]
 
孩子的分离焦虑是正常现象,大部分的孩子进入新环境都会没有安全感,喜宝的分离焦虑比较严重,所以我们根据孩子的需求与状态来调整上课的内容。
 
上课期间,老师让妈妈坐在教室一角,用喜宝喜爱的食物,吸引喜宝来到老师身边,做一项简单的小任务,得到食物,然后就可以回去找妈妈。然后老师再叫喜宝的名字,让他回来坐下再进行任务。随着孩子对环境的熟悉度增加,妈妈慢慢后撤,学习任务次数增多。
 
效果:
自从喜宝知道妈妈会在教室内以后,上课时不会大哭大闹了,慢慢的安坐时间从五分钟到十分钟再到三十分钟。两个周以后,喜宝妈妈退出教室,喜宝可以安坐一节课的时间。课间看见爸爸也会在上课时回到教室,不会再哭闹了。而且喜宝的呼名反应做的很好,一旦有人叫名字,喜宝就会回头看。
 
二、[做错了没什么可怕的]
 
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,孩子怕输是一种正常现象。父母的过分迁就,使喜宝缺乏输的体验与承受能力。一旦喜宝知道自己做错,或者游戏输掉,就难以承受自己输了的结果。
 
在课堂中,喜宝做错时,要直白的告诉喜宝:“你做错了。”这时需要鼓励喜宝,用手势或者语言:“喜宝加油哦/没关系,再来一次”或者和喜宝抱一下或者棒一个。在游戏中,采用简单游戏,要先让喜宝赢,赢几次以后,让喜宝输掉,在喜宝情绪爆发之前再次开始游戏,让喜宝赢。慢慢的增多喜宝输的次数,一旦发生情绪问题,根据当时情况选择无视或者安慰。
 
效果:
 
喜宝在任务做错时,会自己鼓励自己,再加油。在进行游戏时,输的次数比较少时,没有情绪问题。在输的次数多时,会委屈,但不会大哭大闹,这时鼓励一下喜宝,喜宝的情绪就会变好。
 
三、[讲话很开心]
 
喜宝是发育迟缓,认知水平限制了语言的发展,语言也影响了认知发展。儿童在3岁以前,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语言的发育至关重要,由于家庭教育中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,影响了喜宝的语言发展。
 
在刚进入课程时,老师要求喜宝要用手势表达要求“摆手就是不要,拉手就是帮帮我,指认就是要。”同时老师要求家长回家带喜宝去超市认识物件,在喜宝可以安坐十分钟以上后,开始学习理解动词,同时随着模仿能力的提升,引导喜宝发音。
 
效果:
 
喜宝开始学习“a”的发音,在成功发音以后引导了“u”的发音。这时,老师将a和u的发音连起来,像老虎的叫声。喜宝在模仿老虎叫声的时候感觉到了开心,学习发音时就会很努力。在后续的学习中喜宝也在自己努力的发出正确发音,所以语言在入学的第四个月进步很快,甚至可以说出小短句。
 
///课堂“云观摩”///
 
在康复训练的开始阶段,教会孩子的性别意识也是“必修课”。
 
 
在个训课上,老师会非常生动地教孩子区分男生和女生。老师告诉孩子,穿裙子、长头发的是女生,短头发、穿裤子的是男生,并拿出男生和女生的卡片,问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?让孩子进行指认,在孩子指对后,老师立即给予奖励。
 
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让孩子区分男女,建立宝宝早期的性别认知。进而要让宝宝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,进一步提高自我认知。
 
[上一篇:从不出声到主动提问,他只用了4个月 ] [下一篇:没有了 ]